智能电动汽车行业热火朝天 滴滴携手小鹏直奔量产落地
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和共享化的大趋势,让火热的汽车产业涌入更多玩家,也孕育着更多可能性。
8月28日,滴滴出行宣布与小鹏汽车合作,并将向其出售智能汽车项目相关资产和研发能力。根据小鹏同一时间在港交所发布的公告,这桩收购的最高对价是58.35亿港元,标的业务涵盖新款智能电动汽车的研发、设计和工程开发。
(资料图片)
在滴滴与小鹏合作背后,定位于技术及服务生态供应商的滴滴一直在探索如何向用户提供更具性价比、更智能的出行方式。而随着滴滴成为小鹏重要股东,这桩合作无疑也将加快智能电动汽车的规模化场景落地。
2024年量产新车
滴滴与小鹏的合作,将加快新款智能电动汽车的量产落地。
据悉,小鹏将基于上述合作打造一款A级智能电动汽车,项目代号“MONA”,作为其全新品牌的首款产品,该车型与小鹏现有品牌形成差异化优势,预计2024年由小鹏量产推出市场。
量产也是这桩出售交易的重要节点。
公告显示,小鹏对滴滴智能电动汽车业务的收购并不是通过现金模式,而是将以64.03港元的发行价,向滴滴发行最多9.113亿A类普通股对价股份。这部分股份,约占小鹏目前已发行股份的5.26%,发行后总股本的5%。
其中,小鹏的定向增发一共分四步,除了收购交割日这个节点外,另外三个增发节点分别是,量产车辆开始交付、第一阶段新车交付量达到18万台以及第二阶段新车交付量18万台。
相较于小鹏负责量产这个环节,滴滴则是从更大的智能汽车生态上提供支持。
公开资料显示,智能电动汽车项目在滴滴内部代号为“达芬奇”,最早在2021年4月被外界关注。此前还有消息称,滴滴“达芬奇”团队位于北京顺义,规模一度高达1700人。
需要提及的是,小鹏在8月28日也宣布成为首家获得滴滴生态系统全力支持的汽车制造公司。此外,其还与滴滴将在多个领域展开合作,包括新款智能电动汽车的研究与开发、小鹏推出的智能电动汽车在滴滴共享平台上的运营、营销、金融和保险服务、充电、自动驾驶以及国际市场的联合开发。
明确赋能模式
身为最大的共享出行平台,滴滴与车辆之间的关系天然紧密。
早在2020年11月,滴滴就对外发布了其与比亚迪联合设计研发的首款网约车D1,而在今年滴滴在自动驾驶领域更是公布了一连串新进展和新合作。
今年4月,滴滴出行发布了其自动驾驶自动运维中心“慧桔港”,以及首款未来服务概念车DiDi Neuron,同时滴滴还披露,其自动驾驶首款车型将于2025年接入滴滴共享出行网络,实现全天候、规模化的混合派单。
据了解,滴滴与小鹏的合作聚焦量产的智能电动汽车业务。一位行业人士表示,在将来,滴滴的发展方向是输出自身的技术能力,本次合作明确了为车企赋能的模式。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也认为,滴滴将智能电动汽车项目出售给小鹏汽车的可能原因之一是,与小鹏汽车的合作可以更好地利用小鹏汽车在智能电动汽车领域的原有经验,实现更快的产品落地和市场拓展。
事实上,如果追溯更久远,在2018年滴滴出行和31家汽车产业链企业发起成立的“洪流联盟”时,滴滴出行就曾表态,称滴滴也不谋求成为未来最大的汽车运营商,核心能力就是服务好用户,服务好车主,在大数据和技术上面不断投入和突破。
(文章来源:华夏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