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古冰川持续开展冰川保护试验|当前观察
(资料图)
冰川是大自然赐予达古冰川的瑰宝。为全面了解冰川资源现状,深入挖掘冰川资源价值,丰富冰川文化的内涵和外延,擦亮大冰川旅游品牌,进一步提升景区知名度、影响力。6月27日-7月1日,达古冰川管理局联合南京大学、腾讯集团、大冰川公司开展为期5天的“达古冰川动态变化观测与应对”科研活动。
6月30日,南京大学的科研团队冒着风雪,克服高反等困难,在达古17号冰川上开展了“冰川被子试验”。钻孔、立杆、定板、铺设……经过3个多小时的努力,南京大学科研团队在景区工作人员的配合下,在冰川中上部积累区和冰川上部顺利完成了500㎡的基于新型辐射制冷技术的纳米材料(冰川盖被子)铺设工作。
据了解,达古冰川景区自2020年首次开展应用人工措施减缓冰川消融的“冰川盖被子”试验以来,已持续开展了4年,在减缓冰川消融研究方面取得了明显成绩。
此次活动的项目负责人南京大学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副教授朱斌老师介绍说,为了使冰川保护取得更好的成效,此次活动时间选择在了6月下旬,因为这个时间,冰川刚刚处于消融期,冰川表面仍有较多积雪,此时给冰川盖上被子,将极有可能实现冰川物质平衡的正增长。跟去年的活动相比,他们对材料进行了升级加固,做了机械性能优化,同时将材料的光谱性能由90%提升至了93%以上,铺设面积也增加至500㎡,努力寻求冰川保护的最科学、最优方案。
“我们的材料与传统土工织布保护冰川的方法,在原理上有着质的区别。传统土工织布是主动式,通过阻隔大气与冰川的热量交换的原理来实现减缓冰川消融;而我们的材料是被动式,不消耗任何能源,通过减少能量摄入、增强太阳反照率、增强自身中红外窗口的能量发射的原理来实现减缓冰川消融。”谈及新型辐射制冷技术的纳米材料,朱斌老师显得自信满满,“材料具有轻薄、疏水、不易受污染、可重复利用等优势,而且在成本上也已降低至与传统土工织布相接近的价格。”(成都商-红星新闻记者 王明平)